什么是USBC接口 第三章:电流限制——60W 的物理天花板,如何突破100W
我们先从一根“最普通不过”的 C-to-C 线说起。你把它剥开,里面没有芯片,没有电阻,没有电容,没有 E-marker,全都是 一根根直通铜线。但你把它插在 100W 充电头上测协议,会发现它最多只支持 3A 电流。为什么不给5A,他们是怎么沟通的,电流挡位是如何决定的?
我们先从一根“最普通不过”的 C-to-C 线说起。你把它剥开,里面没有芯片,没有电阻,没有电容,没有 E-marker,全都是 一根根直通铜线。但你把它插在 100W 充电头上测协议,会发现它最多只支持 3A 电流。为什么不给5A,他们是怎么沟通的,电流挡位是如何决定的?
手机怎么跟充电器沟通?CC 线为什么这么关键?为什么老设备插上 USB-C 线完全不工作?为什么 USB-C 默认就是个不带电的冷插座? 这些都必须从 USB-C 的“电气语言”开始讲。
你是否也曾被 Windows Defender(现在叫 Windows 安全中心)搞得心态爆炸?后台疯狂占用系统资源,电脑莫名其妙卡顿,辛辛苦苦来的“安全”软件,被它无情秒杀 。有时硬盘灯狂闪,不知道它在后台偷偷做什么,影响硬盘寿命
给Windows家庭版添加编辑组策略功能 gpedit.msc功能添加
OrcaSlicer/Bambu Studio默认情况下,如果使用Klipper的机器,是默认不开启圆弧拟合(Arc Fitting),不会将模型曲线转换为G2/G3指令。未配置[gcode_arcs]的Klipper会直接忽略这些指令,不仅会在控制台报错,而且退化为直线拼接,导致圆形或者有弧度的地方直接消失
当使用Klipper系统控制3D打印机时,“mcu:’mcu’ unable to connect”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报错,很多使用klipper搭建自己的3D打印机的朋友大概率会遇到这样的问题。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。我想将从硬件到软件逐一分析问题根源,并提供具体解决方案,同时扩展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思路。
在某一次的驱动更新或Windows系统版本更新过后,我的装了Windows11 23H2的笔记本开始出现这样的一个问题:我开机的时候电脑第一次默认连接的WiFi网络是可以链接成功的,但是我第二次链接的时候却提示“无法访问Internet”,追踪原因其实根本原因是没有获取到IP地址,连局域网都无法访问,只能通过手动设置IPv4地址的方式来连接到网络。
众所周知,从Windows的某一个版本开始,Windows开始大量的添加诸如Xbox营销、Game Pass广告、Office订阅广告等内容,有的人可能觉得很烦人,毕竟我自己已经付费的电脑,或者是主动购买的系统竟然还有这样的广告。
klipper的断料检测主要来自于[filament_switch_sensor]耗材传感器这个类别,我将对如何设置这个类别进行说明。